新加坡歷史博物館
新加坡歷史博物館建築物的前身是國家博物院。國家博物院成立於1887年10月12日,那時的國家博物院稱為萊佛士博物院,萊佛士圖書館也同在一個屋簷下:樓下是圖書館,樓上是博物院。直到1960年博物院和圖書館才正式「分家」。而到了1969年,萊佛士博物院才改名為國家博物院。
初期,博物院主要作為以人類學、自然考古、動植物為收藏、展覽及研究為重點。到了1972年,博物院移走所有自然科學方面的收藏,展覽重點由原來的自然科學轉向社會科學、建國歷史和美術展覽。1976年畫廊開幕後,便成為本地美術家舉行展覽會的重要場所。自然科學方面的收藏則交由新加坡科學館和新加坡國立大學保管。
到了1993年,國家博物院歸國家文物局管轄,國家博物院也一分為三,即:新加坡美術館、亞洲文明博物館和新加坡歷史博物館。
歷史博物館已經計劃分兩階段進行翻修。到時會增加一座行政樓,並把面積增加一倍,達到4000平方公尺,並設立8個永久性展覽廳,一個臨時展覽廳,一個咖啡座,一間紀念品店,在前後建築物之間辟有蓋的陽光庭院,保留兒童探索樂園,增設課室和視聽室等設備。
開放時間 : 上午9.30 - 下午 6.00 (星期二至星期日)
星期五 : 上午9.30 - 晚間9.00
晚間 6.00後入場免費
新加坡城市規劃展覽館
麥士威路45號
新加坡城市規劃展覽館的前身為市區城建局展示廊。對所有企業來訪者及參加教育之旅的遊客而言,這是一個必遊之地。整個行程僅需短短的30分鐘。展覽館佔據 3個樓層。作為新加坡城市規劃的遊客參觀中心,它向參觀者展示了新加坡如何一步步發展成今天這個生氣勃勃、擁有410萬人口的現代都市,而同時又有空間開發綠地、保存古建築遺跡、創造優雅的生活環境。
大型的市中心規劃模型栩栩如生,成為展覽館中的一大焦點,為遊客們提供了鳥瞰新加坡市中心的獨特景觀。獨特的聲光展示全面地介紹了新加坡主要的名勝古蹟 - 新加坡河、烏節路以及濱海灣和 Bras Basah-Bugis 的最新規劃。
新加坡城市規劃展覽館地理位置極佳,交通便利。離歷史文化中心牛車水、遠近馳名的特色餐館遍佈的客納街和大眾皆知的麥士威熟食中心,近在咫尺。
開放時間︰
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9點至下午5點
星期六上午9點至下午1點
入場免費